5月22日至24日,行腳成都走進了樂山市的峨邊縣。這裏的彝家村寨,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這幾年,民俗博物館很流行。在不同的地區,都可以看到這樣那樣的民俗博物館。在峨邊縣黑竹溝鎮的底底古村,看到的是一個底底古民俗館。
從外觀上看這個民俗館,並沒有太多的特色。
因為下雨天,民俗館並沒有開門。峨邊縣文聯副主席貝史根爾老師對這個民俗館熟悉。所以,我們得以走進民俗館參觀。
這個民俗館,或許可稱之為底底古村的村史館。
關於底底古村的歷史,也有許多的故事。像這樣的村寨是經過多年的發展才有了今天的全新樣貌。從民俗館裏,也可以看出歷史滄桑的。
由底底古村的介紹,我們得知,這裏是彝家新寨的五朵金花之一。這裏還引進了一家酒店,看上去環境很不錯。2019年8月,底底古村被列入全國首批鄉村旅遊重點村。
底底古村人是傳統的村莊生活。這裏的農具讓我們看到了歷史的滄桑。一些農具在今天已經消逝。隨着新生活的來臨,我們看到村莊裏的院落,與現代都市裏的院落並沒有太大的差別。
彝族風味美食很有特色:坨坨肉、牛湯鍋、羊湯鍋等等,調味也很豐富。值得一説的是這裏的酒文化,故事説之不盡,我們聽到的就很有不少。但在這裏,今天依然酒風盛行,但與傳統的喝酒方式相比,有了新變化。從這裏的展示和介紹,我們可以看到彝族美食的特色。
彝族人的服飾也很有特色。在民俗館裏,可以看到不同年齡段的服裝。據博物館的介紹,現在的彝族傳統服裝,因製作工藝複雜,在日常生活裏,難得有人穿出來,倒是在不同的節日上可以看到不同的服裝。
底底古民俗館雖小,卻讓我們看到了村莊的變遷。這樣的故事如今已匯入到了脱貧攻堅、鄉村振興的洪流當中了。(圖:豆瓣)